国内媒体足球报对多位足球经纪人进行了采访,从而揭开国内足球引援现状和转会市场动向的面纱。众多国内经纪人一致认为,今年的市场环境毫无回暖迹象。在俱乐部着重稳定运营、削减预算的大环境下,像上海海港队奥斯卡那种级别的外援将不会再出现在国内赛场,而且今年外援身价超100万欧元的都极为少见。对于中超是否还会有奥斯卡级别的外援到来,被采访的职业代理人都给出了否定答案,甚至有人表示巴尔加斯这种级别的外援也不会再有。

各俱乐部需求表明,100万欧元左右身价的外援成为争冠和保级俱乐部选择的分水岭。中下游俱乐部因自身规模限制,挑选外援时更注重性价比,倾向于有亚洲联赛经验或者在中国联赛效力过的球员。有些经纪人指出,球员能力和身价并不对等,低身价的球员效果未必差,高身价但不适应中国联赛的大有人在,像申花引进的安德烈·路易斯身价90万欧元却表现出色,身价已涨至150万欧元,而深圳的安德拉德身价虽高却未能适应联赛。

2025赛季转会窗有个特殊现象,俱乐部更换外援的名额减少。除合同到期或战术调整必须引援外,俱乐部大多不想更换外援,这使经纪人团队感到市场在收缩。如今球员年薪仅为金元足球时期的20% - 30%,足协对国内球员薪资设了红线,中下游俱乐部能拿顶薪的国内球员很少,除非是国脚,中上游俱乐部相对多些,部分俱乐部设置附加条款来决定球员是否能拿顶薪。球员想拿大合同,但更看重俱乐部能否稳定发薪。
有经纪人透露,过去三年有俱乐部解散,国内球员找队只求有球踢。但现在很多球员面临欠薪问题,之前的欠薪也难以追回,所以再找队时会避开有欠薪风险的俱乐部。今冬转会期,国内球员中后场位置依旧热门,因为前场多被外援占据,能力强的中后场球员很抢手。
通过走访经纪人发现,国内好球员流动性差,难以引进。如津门虎的巴顿、成都蓉城的唐淼,合同到期就被俱乐部迅速续约。经纪人认为俱乐部应转变思路,不要在引援上过度挑拣,应把更多精力放在磨合球队和打造技战术体系上。不少经纪人预感,明年联赛可能只有争冠区和保级区之分,保级区的竞争会十分激烈。